本志記述的是九三學社長春地方組織1952年—2023年的歷史發展情況。長春九三學社成立70年來,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高舉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旗幟,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制度和文化,在九三學...
作為全國首部縣級文獻,二〇二〇年出版的《浦江文獻集成》網羅了浙江省浦江縣近千年的歷史遺籍,總共收書850種,舉凡刻本、手稿、抄本等皆予收錄。然而浩繁的卷帙與影印的方式,無疑增加了普通讀者的閱讀難度,為了便于廣大讀者閱讀《浦江文獻集成》,同時也能夠對浦江歷代的文人文集和學人著作進行一番總結和評判,《浦江文獻集成提要》的撰寫就顯得尤為重要。本...
《自我演戲以來》是中國話劇藝術的奠基人之一歐陽予倩的代表作,亦是近現代中國話劇史料中難得一見的重要著作。《自我演戲以來》為歐陽予倩本人20余年從藝自傳,作者以自身的經歷為線索,記述了1907至1928年間中國早期話劇運動發展的大體走勢,所附錄《談文明戲》和《回憶春柳》兩篇亦為重要的話劇史料。書中的內容還涉及海外中國早期學生演劇之經過,又包...
本選題是“列國漢學史書系”之一。中俄兩國特殊的歷史聯系和地緣關系造就了獨特的俄羅斯漢學。在三個世紀的發展歷程中,俄羅斯漢學以其豐碩的成果和鮮明的特征與東亞漢字文化圈漢學和歐美漢學鼎足而三,共同構成了蔚為壯觀的世界漢學版圖。帝俄時期的俄國漢學家學習漢滿蒙藏等中華語言,翻譯中國典籍,觀察中國社會,研究中國問題,搜羅中國圖書,在服務俄國政府對華...
本書26萬字,主要內容分為序章、五章正文和結語。主要從女子教育的視角考察和分析日本女性文學的道德倫理衍變。主要內容按照女子教育和女性文學的發展過程,分為五大部分。前近代包括兩大部分,研究重點在于女子教育中的儒家道德倫理觀對日本古代貴族和武家社會的女性文學,主要是對平安時代女性文學,以及日本中世、近世女性文學作品和女訓書的影響;近代部分的重...
中法戰爭(1883—1885)之后,越南被法國殖民者徹底征服,鄰近的海南島和廣州灣開始進入法國人的視野。作者梳理并精選了《海南島研究》(1898年出版)、《中國南部的民族和語言,海南島及雷州半島的方言》(1898年出版)、《海南及其鄰近的大陸海岸》(1900年出版)3部短篇著作和《法國在廣州灣》(1902年發表)、《廣州灣領地的醫療服務》...
新世紀以來,隨著戲劇理論研究中“文體學介入”和“語言學轉向”的持續深入,以及戲劇創作實踐在國家文化政策和各類項目扶持下的蓬勃發展,當代戲劇在理論建構、創作觀念、運營模式等方面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呈現出全新的面貌,有諸多層面的問題值得研究探討。本書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累積的成果。全書約21萬字,主要收錄了作者10多年來的部分戲劇理論文章,尤其是...
本書是一部內容涉及國內外漢學研究、海外漢學家等方面的學術論文集,是國內外漢學學者學術交流的平臺。由北京語言大學從事多年漢學書系主編工作的閻純德教授主編,綜合國內外著名學者以及領域內的新秀們的文章,這些文章大多關于不同國別的漢學研究歷史述略、海外漢學家生平及研究成果、海外圖書館藏圖藏書等方面。全書分有不同版塊,本書分法國漢學研究專輯、美國漢...
本書是“列國漢學史書系”之一。意大利漢學是世界漢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初創時期的意大利漢學,使世界漢學逐步成型并隨即進入巔峰狀態。本書是對意大利早中期漢學發展史進行了比較完整、全面而深入的勾勒,對意大利漢學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涌現出的馬可·波羅、鄂多立克、羅明堅、利瑪竇、艾儒略、衛匡國、殷鐸澤、馬國賢等一大批功績卓著、著作豐碩的“中國通...
力鈞(1856-1925),誕生于太平天國起義時期,歷經了洋務興起、甲午海戰、思想啟蒙、戊戌變法、晚清新政,生命的終點是軍閥混戰和革命思潮發展并發的民國。這是中華民族外患內憂日益深重、中國人民不斷奮斗求索、努力追夢的時代。力鈞出身福建偏僻鄉間,在“歷史的三峽”穿越風云,中舉后行醫至東南亞、創辦實業和福建多所學堂、入商部直至處身時代的漩渦中...